读出来的共同成长
记得我接任园长那一年,给所有教师都买了一本书《百合班的故事》,那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书中的故事虽写的是初中,但主人公俞玉萍老师用心为学生做每一件事、细心设计每一个教育环节、引导学生爱上读书的教育情怀,很值得我们所有教师学习。年后开园,我问老师们这本书怎么样?看到大家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我就明白了,大家并没看这本书。
幼儿园教师的凝聚力、职业幸福感、家园关系的融洽、教育合力的形成都与读书分不开。我不再买书送给老师了,但是让老师们爱上阅读的心情更强烈了,我在想怎样才能让老师们真心喜欢上读书。
园长分享会
一次听一位老师介绍绘本《蚂蚁和西瓜》,他分享发现的每一个细节,越说越起劲儿,我心里暗暗想:看来必须让老师们感兴趣才会爱读书。
于是,每次开会就有了一个固定的议程——园长读书分享。我和老师们分享了《我有友情要出租》《点》《石头汤》《百合班的故事》《窗边的小豆豆》《幸福的种子》《先左脚再右脚》《驴小弟变石头》等,我给大家分享这些书带来的启迪,传达书中的教育情怀。有时故事的高潮阶段我故意戛然而止,告诉他们谁想读这本书找我来要,我会买来送给他。就这样,我们幼儿园出现了浓厚的共读氛围。
为了激励大家思考,把思考写下来,互相交流,从而促进大家更主动阅读、深度阅读,我们创办了园报《绘本馆》。记得第一期投稿的人非常少,但我们认真校对、编辑。大家看到自己写的文字上了报纸、变成铅字,被同事、家长传阅,自豪感油然而生,写作的劲头更大了。之后,投稿的人越来越多,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后来,教师的文章不仅在《绘本馆》发表了,而且开始在各种刊物上发表。
我们每月给出一个主题,大家根据主题自己选绘本来读,我们还设了一个小小的奖励政策。如果谁能在划定的绘本之外再找到相关绘本,找到哪本我们就作为奖品购买后送给他。大家的热情都被调动了起来,阅读量也快速地增加着,共读讨论深度也在不断加强。
“幼荷读书会”
当我们绘本阅读量足够时,我们成立了“幼荷读书会”,建了QQ群,每周固定时间在群上或者面对面聊书。
第一期读书会,我们共读了《幸福的种子》。那时只有12人报名共读,一个月后我们聊完了第一本书,并请主持人整理聊书记录,设计装订成一本雅致的《让我们聊书吧》。第二期我们开始共读松居直的《打开绘本之眼》,报名的老师们增加到23人。第三期共读《共读绘本一年》,报名的人数达到30人……当我们共读到第八期《朗读手册》时,参与共读的人数已达到200人,参与共读的不仅有老师,还有保育员、后勤人员和家长。现在我们已交流完13本书,印出了9本《我们聊书吧》。
读出家园共同体
随着阅读活动的开展,各种阅读活动也以仪式的形式保留下来,我们有了晨读、午会、晚讲、园长故事会、义工故事会、周末故事会、义工故事大赛、家园绘本剧展演、亲子主题活动。
晨读开启了我们美好的一天,中午孩子们听着故事进入梦乡,晚讲是温馨的亲子共读时刻……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故事,画面美极了。
义工故事会让父母们讲故事的技巧不断提升,让亲子共读走进越来越多的家庭。家长一尝试就上了瘾,出现了大家互相比着,互相学着,从最开始的一两个人讲发展到全班全体家长都开始参与;从最开始老师选择好故事、准备好PPT、家长照着讲,到家长自己选故事、带道具边讲边表演;从最开始三番五次邀请才肯来,到现在排着队预约要求讲。
周末故事会,父母带着孩子一块到我们绘本馆听故事。每个周末父母都会抽半天时间带着幼儿到园内的绘本馆参加亲子阅读,活动中父母模仿教师的样子给幼儿讲故事。尤其对于新入园的幼儿来说,解除了幼儿对上幼儿园的恐惧和焦虑,入园时很容易适应了幼儿园生活,正因为如此,我们每年新生入园很少有大哭大闹的。
这一切都是读书的力量,正像朱永新老师所说的:共读、共写才能拥有共同的精神生活,才能塑造共同的精神家园,才能形成教育的共同体。我们的共读共写不仅在教师之间、师幼之间,而且发展到家园之间,我们用共读共写打造着和谐的家园共同体。(作者樊青芳,系河北省邢台县教育局副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